目前分類:文章收集 (1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愛的形式要多元一點,才能把每個人最豐富的感覺傳達出來。」

陳質采告訴我們一個擁抱的故事:

在治療室,她與小孩一起玩耍,這個小孩比一般的孩子多了些許成長的難題,他是個特殊兒童(輕度的自閉症),故事是這麼開始的,一開始彼此玩得很快樂,但每次遊戲結束時,小孩總是又哭又鬧,更是氣憤地把玩具全部打翻,無論大人們怎麼鼓勵、安慰都沒用。

「孩子很難過吧。」陳質采可以感覺。

時光匆匆,遊戲依然結束,小孩依然難過,這一天,小孩卻自發地收拾起情緒,他只是傷心地掉眼淚,那一刻,彷彿心靈奧祕的突然揭示,小孩走過來抱住陳質采……

「當時我好高興,小孩進步好多!」陳質采的回憶充滿感動與喜悅。只要給孩子一個愛與信任的環境,生命的長成充滿絕妙的奇蹟。

當我們擁抱時 血清素及腦內嗎啡也跟著跳躍

談到擁抱的正向力量,我們自然聯想到一生不斷探究「愛」的怪傑哈洛(Harry Harlow),素有心理學界的波科夫(Nabokov)封號的他,在一九六年代進行的經典實驗——失親的小猴寧可選擇柔軟觸感的猴子布媽媽,也不願接觸能餵奶的鐵絲猴媽媽——掀起一場心理學革命,他的實驗驗證了「接觸安慰」(contact comfort)是愛與情感的重要成分,異於先前心理學家的主張,親子之間的過度情感會養成過度要求的孩子。

「擁抱具備子宮效應。」專長親子關係的心理諮商師游乾桂在一篇探討擁抱的力量文章中如此敘述,「然而,當人離開了子宮,安全環境已經消失了,有沒有再去形塑呢?」渴望擁抱也許是期待重回母體的最初連接吧,擁抱近似子宮效應的再形塑,是身體記憶的重回,當胎兒漂流子宮洋水,溫暖、安全、無憂;偶然地,還能感受到親人的手透過肚皮輕柔地觸碰,於是當我們長大了,脫離了子宮,還是渴望擁抱。

擁抱除了具備傳遞支持與安慰的功能之外,也能增強免疫力,科學報導曾指出,當我們擁抱時,腦內的血清素(serotonin)及腦內嗎啡(endorphin)的神經傳導物質隨之增加,它們主宰情緒的調節,能給人安定、愉悅的感受,更有助於白血球的連結以增強免疫力。

無怪乎,近年來從西方世界的美國、澳洲,甚至到東方國度的台灣、南韓一度興起了「擁抱」(free hugs)行動,活動發起人——美國人賈森.亨特也有個動人的故事,網路上這麼流傳著:

2001
年亨特在母親的喪禮上聆聽許多人訴說母親的善行軼事,一是他被母親溫柔的心所感召,希望延續母親愛與分享的精神;再者也希望透過他人的溫暖,克服失去母親的傷痛。於是,亨特拿起「free hugs」的大招牌在家鄉街頭遊走,而第一個給他「free hugs」的是一位女孩,她先是張望招牌,接著就毫不遲疑地向亨特伸開雙臂……

free hugs」是亨特思念母親的轉化吧,日後他的「free hugs」更深入不同的社區及國家,他也即將開設擁抱的相關課程,然而,擁抱療癒他多少喪母之痛呢?真正的答案我們無從得知。

當我們無法擁抱時

擁抱是愛與情感的彼此傳遞,只有一方不一定能完成擁抱的過程,它更非僵硬的表達形式,如果發生在不自然的情況下,所謂的正向力量就會消失。「如果只強調擁抱的正面力量,我覺得有點空虛。」陳質采提醒我們。(待續)

 

 

 

── 文/楊雅亭 本文摘自【張老師月刊 2007/03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功能自閉症(HFA)與亞斯伯格症(AS)

1.根據自閉症光譜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之概念,
檢視DSM-Ⅳ-TR(美國精神醫學協會診斷標準),
自閉症(Autism)與
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之差異性:
(1)自閉症之語言有嚴重遲緩,
亞斯伯格症則較無顯著的障礙。
(2)自閉症之認知、與年齡相稱之自我協助技能、
適應性行為有顯著遲緩,
亞斯伯格症則除社會互動之外,無明顯遲緩。
2.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差異:
(1)的定義:
有別於中低功能自閉症(LFA),
屬於自閉症光譜中智商接近或正常以上的自閉症者,
且在語言溝通、社會情緒上較好的自閉症者。
(2)一般而言,
亞斯伯格症兒童和高功能自閉症者的差異因學派不同有所爭議,
但臨床上仍發現存在某些差異:

語言表達:
Asperger Syndrome
生命史並無臨床上明顯的一般性語言遲緩
(如:兩歲能用單字,三歲能使用溝通短句,
五歲以前可以流暢對話)
語言表達流暢,甚至優於同儕,
但常陷於冗長的談話,
談論某一他人不感興趣的話題
多諷刺、較具攻擊性的語言
High Function Autism
生命史中語言發展呈現明顯遲緩的現象。
自發性語言少,不會流暢的表達。
語言呈現較溫和

認知:
Asperger Syndrome
全量表較高,且通常VIQ高於PIQ
其特殊興趣或天賦較屬思考性,
且抽象思考較無明顯問題
High Function Autism
全量表較低,且VIQ明顯低
其特殊興趣或天賦較屬機械性

動作協調:
Asperger Syndrome
A.生命史中,常先會說話,才會走路
動作協調困難.模仿肢體動作有困難
B.無法順利接球
C.單腳站立有困難
D.兩手無名指彎曲有困難
High Function Autism
生命史中,常先會走路,
但語言發展緩慢大肌肉的動作較無問題

社會情緒:
Asperger Syndrome
親近人,但常覺得別人在干擾他
敏感、情緒起伏大、自我意識強,
常拒絕別人的教導
較有自我及對社會情境的察覺,
但缺乏社會性理解
High Function Autism
孤立,比較不覺得他人的存在,
與人的關係較疏離
情緒較溫和,經訓練後相對下較穩定
對外在環境較不感興趣,
對自我的覺察亦較低

3.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的處遇原則:
(1)一般性:
結構化原則
視覺提示
同儕示範:
同儕扮演協助者與示範者
對行為問題進行功能性分析
(確認目標行為的環境以及該行為動機),
並提供替代行為
(2)特殊性:

學習策略
Asperger Syndrome
對學習內容建立自我認知與認同—
可說明做功課的理由或
可由他喜歡的人引起學習的認同
學習過程應隨時監控其情緒狀態
注意學生的抗拒是否與動作技巧有關

High Function Autism
引起動機—HFA的孩子學習較被動,
應加強其學習興趣
抽象思考較為困難,
應多以具體操作策略增進理解

語言表達
Asperger Syndrome
語言表達優於理解。
特別需加強隱喻性語言、社會性語言的理解
適時處理冗長性的談話,
以改善人際互動

High Function Autism
增進口語表達句子結構與流暢度
多給予表達的機會,
並適時改正表達方式與內容

社會情緒
Asperger Syndrome
運用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以教導個體監督自己的行為、步調和表現。
建立人際關係的檔案庫,以知道別人的想法,
不會誤判別人的意向行動或態度
用直接的詞彙描述你要學生展現的行為,
或是你憂慮的行為。
應聚焦在我們關心的行為,而不是行為的後果
運用堅定、可預測的指令及後果,
急躁的、懲罰性的和無法預測性的指令及後果
往往挑起權力對抗

High Function Autism
加強與他人的互動,
如:社會技巧的習得、同儕圈的建立,
以減少其在人際關係中之孤立的狀態
加強休閒教育的實施,
以培養同儕間的共享興趣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是否罹患了中國父母症候群?

                                                                               

假呵護之名,行操控之實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請東方父母  您就此高抬貴手吧!  愛之適足以害之!

                                                                                

                                                                               

東方社會最常見的倫理大悲劇就是在一場父母與孩子激辯與爭論之後,激動傷心的父母總會淌著眼淚,對著滿腹委屈的孩子說:「我會這麼做,一切都是為了你啊!接下來不論是相擁痛哭,抑或是各自心碎,這個孩子總難逃離被父母的錯愛所扭曲的人生悲劇。

                                                                                

東方父母 愛之適足以害之「一切都是為了你!」是許多中國父母對子女常說的話,但那其實是父母假呵護之名,行操控之實的病態犧牲,也是「 中國父母症候群」(ChineseParents  syndrome 的顯著病癥。

                                                                                

中國父母老是把子女看成自己的財產,一心一意想要主導子女的一生,總認為子女不爭氣就是父母的失敗;而子女若能成材則是父母最大的榮耀。基於這份患得患失的憂心和企圖,使得中國父母普遍對孩子過份保護、限制太多,並且強加其個人價值觀於子女身上者屢見不鮮,殊不知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但剝奪了子女獨立成長的機會,更將因此扭曲了孩子的一生。

                                                                               

在中國父母過度細心呵護下,「弱不禁風」似乎已成為現在台灣年輕人的最大通病。在一場管理學院師生會議上,一位女學生神情激動地責難校方的規定,她說:「星期天父母送我回宿舍,結果警衛不讓我父母進去,害我一個人得把那麼多的行李搬進宿舍?

                                                                               

「這麼重又那麼遠…..」面對著女學生的質問,以「顧客滿意」為經營理念的學校方面,

給了相當善意的回應:「如果真的很重,可以特別允許父母的車子進入校園…」。

                                                                               

這件事情讓筆者感觸良深,因為那女學生口中「那麼遠」的距離,事實上是近得不可再近了,那一點點路也不肯走,真是枉費了青春年少。筆者認為台灣這一代的孩子之所以變得如此嬌弱,父母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台灣的生活條件是在這四、五十年來才逐漸變得寬裕,因此,父母用車子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情況應該是屬於第一代,不幸的是,只是第一代就已經被寵得不像樣了,不但體力差,也欠缺機靈的反應能力,其實,就上述那女學生所描述的情況,如果行李真的太重,設法和警衛商量一下,必能解決問題,就算真的難以通融,走一點路又何妨?難道一定要把這種小事拿到師生會議上來說?在學校生活中,其所關注的焦點就只有這些嗎?

                                                                                

                                                                               

學習獨立才是重要課題

                                                                               

筆者的女兒是在美國念私立小學,學校設置在森林之中,校園很大,基於安全考量,學校也是規定父母只能送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就不能再進去了。這些孩子才78歲而已,不但課本重,還經常因為課外活動,需要帶其他的衣服、鞋子等,儘管如此,還是得自己走進去,尤其當冰天雪地的冬季來臨時,更是嚴苛的磨練。但人的體力原本就是靠磨練來的,人若不能吃苦,便不會耐勞,更不必說勤勞、樸實的生活了。

                                                                               

我女兒是在美國長大的,在她九歲那年,由於當時我們很忙,因此就讓她隻身從香港飛到美國東部。而當我們打電話探詢她是否平安到達時,她還很臭屁地說:「What are youworrying about?

                                                                               

                                                                               

犧牲這一代 成全下一代?

                                                                                

此外,中國父母症候群的另一個症狀就是把所有的榮耀都寄託在兒女身上。如果有個孩子在國外念知名學校,那個父親就會在社交場合中眉飛色舞地談論自己的孩子,彷彿這就是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也就是渴望擁有這份榮耀,東方父母總會說:「一切都是為下一代!」、「我們這樣犧牲,就是為了後代!」;毛澤東也曾說過的:「犧牲這一代,成全下一代!」似乎只要聽到是為了後代,大家都能夠認同,其實這只是東方人獨特的想法。

                                                                               

中國父母試圖用「犧牲」的想法及作法來減少孩子在生存競爭上的挑戰,希望孩子能低挑戰的環境下,創造高成就,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生存的能力是靠磨練出來的,光從書本上是很難學到的。中國父母常對孩子說:「你只要好好唸書就好了,其他都別管了!」這種作法不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更是嚴重地剝奪了他們學習生存及養成獨立人格的成長機會。

                                                                               

在美國,哪有父母要幫孩子付大學學費的道理,十八歲以後,若要住在家裡,就得付租金,要分擔房租、水電等支出,不但對家庭要有責任感,也要懂得如何在社會上生存。這就是典型的美國教育方式,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學會如何生存來得重要。

                                                                                

因此,就現實的考量,美國孩子如果想要上大學,就得自己去打工、賺錢、繳學費,如此千辛萬苦才能擁有學習的機會,怎麼可能會在上課時打瞌睡? 上課根本不需要點名,若有不同的意見,一定會向教師提出挑戰,有不懂的地方,也一定會問到懂,否則不是平白浪費時間以及辛苦工作才繳交的學費嗎?

                                                                               

東方社會的孩子,從表面上看來就幸運多了。因為東方社會的父母總認為,就算借錢也要讓孩子念大學。因此,台灣的學生大多是應父母的要求去唸書。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殊教育

為了滿足特殊需要兒童學習的需要,
而設計(提供)的教育,即稱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的主要精神
是考量到每個孩子個體內在及個體之間的個別差異。
特殊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要達到讓所有學生
達到接受適性教育的目的。
因此,
任何在特殊教育過程中提及的不同安置或是不同障礙限制的分類,
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將這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硬是區分出來,
而是希望能藉對於其限制與優勢的瞭解,
提供協助發揮最大學習效能的各項教育支持。

特殊教育的安置模式

隨著特殊教育理念與哲思的發展,
目前在台灣特殊教育的安置模式亦漸朝多元化、彈性化發展。
常見的教育安置模式有:

普通班:學生安置於一般班級中,
輔以諮詢服務或巡迴輔導

自足式特殊班:是特殊設計的學習環境,
與需要相近的孩子安置一起,
相對於安置普通班是全部時間在特殊班受教的安置模式。

資源教室:專為學生設計的一種特定時間接受特定服務的安置,
常被視為回歸主流的過渡。

特殊學校:整體學校均是為特殊需要的孩子來提供,
特別是針對學習限制較廣泛者來提供。
設備有較多的相關服務,有通學制及住宿制學校二種。

在家教育:針對學生確實無法到校接受教育者提供,
配合有教師進行在家教育或是床邊教學。

隨著時代變遷,安置的方式較多元,
並傾向以學生需求為前題考量,
因此有更多學生安置普通班部份課程接受資源教室協助或是特殊班級協助;
或是接受特殊班級安置但部份時段回歸普通班級等等方式。
特殊教育的對象

廣義來說,只要學生的學習有特別的需要,
而針對這個需要提供給孩子的教育就可以稱為特殊教育。
就狹義來說,特殊教育還是有法定的對象存在的。
在一九九七年新通過修訂的特殊教育法第三條就明白的指出
特殊教育的對象有身心障礙學生及資賦優異學生二大類,
而全部涵括有下列幾類:

智能障礙. 視覺障礙. 聽覺障礙. 語言障礙

身體病弱. 肢體障礙. 嚴重情緒障礙

學習障礙.多重障礙. 自閉症. 發展遲緩

一般智能資優.學術性向資優. 藝術才能資優

創造能力資優. 領導能力資優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2 Sat 2006 22:33
  • 小丑


作者﹕游乾桂

每次聽到「小丑」這首歌,就想及我那七歲的兒子,
他啊!其實什麼都好,就是喜歡扮演「小丑」。
在家裏老愛打姊姊、學蠟筆小新掀她的裙子,
或做出各種「款式」的鬼臉。

幼稚園的老師也有所埋怨,說他極端喜歡惡作劇,
例如,用東西丟女生,有時則把蟑螂放進同學的書包裏,
甚至把沙子放入別人的飯中。
「警告」與「處罰」似乎發生不了太大的效果。
像幾天前我就痛打他一頓,但昨天他又舊態復萌了,
你說我該怎麼做,才能制伏這孩子?


★觀念交流道

六年前我也曾治療過這樣的小病人。

第一次和那位小朋友會談後,便發現他極為聰明,
他之所以喜歡作弄同學,是因為老師所教的內容,
都太簡單了,很無聊啊!

經過「智力測驗」之後,
果不出其然,智商高達一四七,是一位資賦優異的孩子。
我當時建議那位母親,
多買一些孩子喜歡的書籍、玩具讓他閱讀、玩耍,
或讓他學做感興趣的才藝。
三年後。他變得一切正常,
現在是一所中學的資優生,同時學得一身好才藝。

我並非表示「小丑」兒,個個都是天才寶寶,
但極有可能,應撥冗帶小孩子去接受智能方面的檢定,
如果真是資優生,可別對他寄望太深哦!
否則仍舊會揠苗助長。平常心觀之吧!
只要能供他所需要的,就已相當稱職了。

有一部分的小丑行為,
則是起因於企圖尋求父母的「關心」與「注意」。

這似乎意謂著父母常忽略小孩子的存在。
應該自我修正,例如:每天撥些時間陪陪孩子,
更有必要教導孩子一些正當吸引他人關心的方法,
例如,當孩子表現良好時,即予以鼓勵和讚美,
當他頑皮搗蛋時,則給予忽略。

以愚蠢可笑的行為來轉移別人的注意,
企圖掩飾自己的錯誤行為,
也是孩子經常使用的「高招」之一。
善用「第三隻眼睛」──看清楚問題的內在涵意,而非表層的意義。
當孩子弄破一個杯子,而展現小丑行為時,應該選擇「幽默」。
打個比方:「那杯子『跌』得很淒慘啊!」
這是良性示範!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會幽默風趣。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澳門美滿家庭協進會
李蘊薇修女


這是個不容易解答的問題。
但在解答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壓力。
很多人都覺得受著很大的壓力,
但又不清楚它從何而來,或究竟它是什麼?
若搞不清這兩點,根本是不能去應付它的。
就讓我先談談壓力是回什麼事。

很多人受到壓力時很不舒服,
但亦有很多人遇到壓力時郤勁力十足。
究竟壓力是好是壞呢?
其實壓力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它是我們生活中所不能避免的。
為什麼在生活中壓力會出現的?
壓力是一種改變。
意味著以往的情況,
無論是個人方面或是家庭方面,
現今已不適合了,需要有所轉變。
當一個?定的情況受到干擾時,
壓力就出現的。
人就是生活在不停的發展和改變中,
所以壓力是必然出現的。

其實,壓力和改變是同義詞,
壓力就是改變,改變即是壓力。

壓力是從哪裏來的?
壓力通常是由某些事件引發出來的,
這些事件可能造成家庭需要作出一些改變。
這些事件並不是好也不是壞的事。
由它所引發出來的壓力表示家庭或個人需要作出某些改變
才能應付一個新的情況。
例如:減薪或失業。
這當然使家中的經濟狀況起了變化,亦帶來壓力。
這時家庭便要作出一些配合。
若家庭不接受這轉變,在經濟上的消費跟以往一般,
那麼,減薪或失業的壓力就變成無法忍受了。
若作出調整,壓力便激發起這家庭潛在著的適應能力。

壓力的程度大或小,除了事件的嚴重性外,
也視乎家庭如何看待這事件來決定。
例如,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
你可以解釋為
「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主見了。我要改變教導他的方式了。」
或者,你可以認為
「孩子還小,懂得什麼事呢。我一定要使他聽我話。」
你認為哪種態度較為好受一些呢?

如何應付壓力呢?

在找方法紓緩壓力之前,最緊要的是認?
壓力的來源。另一方面是明白壓力其實是一種改變,
表示慣常的習慣已不適合了。
若拒絕改變往常的行為習慣來配合新的情況,便會導致危機的出現。
就如上面的例子,孩子已十多歲了,
還強要他事事聽從自己,終於弄到孩子離家出走。


要有彈性才能改變。面對壓力需要有彈性。
當孩子年紀小時,父母的角色可以較為權威些;
當孩子到中學時,父母在管教上需要多給孩子一些自主空間。
家庭規則、父母的角色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必須不斷改變
以適應不同的環境。


其他面對壓力的方法包括找朋友交談,
閱讀一些書籍幫助自己,找一些新興趣。
若覺得自己力量不夠時,可找專業的輔導。


最後記著,壓力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
無論怎樣的家庭都不能逃避問題的發生。
只要不把「一本通書睇到老」,
壓力反能使家庭更活躍且有趣味。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雄,來自跌跌撞撞


作者﹕游乾桂

每一次演講時,總有一些憂心忡忡的父母,
在我的身旁如影隨形的跟著,他們以一種求仙丹的心情,
等待我把這一場演講早早結束,然後問我一個蟄伏心中許久的迷惑。
  「我的孩子今年沒有考上北一女怎麼辦?」

這樣的問題往往讓我啼笑皆非,
我常如此反問他們:「你們以前聯考到底考了幾分?」
一個媽媽不好意思的告訴我,她當年只考了四百七十二分,
於是我再問她,這樣的分數,有沒有影響到未來的生活?
有沒有讓自己從此認定自己就是「天下第一大笨人」?
她說沒有!

但是我們的父母仍然難以自制的希望孩子能在考試中,
勇奪六百二十分,成就她一生一世的期望。
  
一個容許自己考四百七十二分的媽媽,
卻不容許自己的孩子考六百分以下,
我不懂這是什麼樣的標準,
這樣的父母其實只是在做「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示範。

也許我必須承認,你的孩子也有可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但請你相信,英雄也會「跌倒」,
英雄的成功,來自於一連串失敗的累積,
或是一連串努力的結晶。

孩子絕不可能是「天生贏家」,
他們必須在你們的鼓舞之下,成就心中的夢想,
一次的失敗是不可能決定一生的,
畢竟一個人一生中起碼得承受十次以上的挫折。

就如同童話書「天空在脚下」一書中的兩位主角般,
柏里尼雖然已是一位名聞遐邇的走高空鋼索專家,
曾經只花十分鐘就橫渡了尼加拉大瀑布,
有千次以上的走綱索經驗,但是仍有恐懼的時候,
這樣的挫敗並沒有將他擊倒,
在米瑞的幫助下,他又重新屹立在高索上。

米瑞也是如此,她的勤奮與努力,加上了柏里尼的教導,
使她成為高索的傳人,這樣的故事,
讓我們相信一個事實,也許你的孩子是匹千里馬,
但你必須是「有心」的「伯樂」。

英雄,來自跌跌撞撞,
請別寄望你的孩子,一生無風無浪,
用「快樂」寫日記,
他們會跌倒,
但那並不代表,他們將一蹶不振,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你伸出援手。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討論內心的感受

作者﹕文/南‧絲弗 譯/林增祥


齡前的孩子絕對不會沒事思索人生的哲理,
像是「我是誰?」、「生命的意義何在?」
小孩子在青春期以前,絕對不會質疑自己存在的意義,
不過孩子的世界也許很小,他們卻依然想要多瞭解一點自己。


一般而言,自我認知最快的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的高EQ。
如果你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感覺
~憤怒、悲傷、快樂、或是情緒五味雜陳~
你就可以更明白的瞭解自己—
瞭解自己最在乎什麼、最害怕什麼、最關心什麼、最喜歡什麼,
當一個人愈來愈瞭解自己以後,
也就愈容易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一個不懂得如何去體會自己情緒的人,
很可能活了一輩子,仍然不瞭解自己真正的感受。

譬如說,當這種人被老闆開除或是遭遇其他嚴重挫折之後,
他們很可能只是一笑置之,這種人通常沒有明顯的情緒波動,
他們的個性非常乏味
(除非這種人是擔任飛機機長,沒有人喜歡和這種個性的人交往)。

所以有高EQ的父母,才有高EQ小孩,
為人父母者,必須及早開始教導小孩體會自己內心裡的感受。
雖然小孩子很情緒化,但是他們往往無法自行體會內心裡的感受,
當小孩子突然衝動打人的時候,
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此時大人就必須從旁指導,幫助孩子說出他內心裡的感受。
譬如說,當孩子打你的時候,
此時你就可以說:「你很生氣,對不對。」
當他大聲哭泣的時候,
你應該同情的說道:「媽媽知道你很難過。」

當父母親使用話語幫助小孩表達情緒之後,
不但可以讓孩子更加瞭解自己的感受,
同時小孩也會逐漸明瞭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親任由小孩被自己的情緒牽引,
久而久之他會誤以為這種情緒就是自己的本性—換言之,
當一名兩歲的小孩,因為媽媽不准他吃餅乾而生氣的時候,
孩子不一定能夠察覺出自己正在生氣,
他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是怒氣沖沖的,
此時父母親應該趕緊向孩子解釋他生氣的原因,
生氣只是一時的情緒、內心的感受,生氣是可以控制的。

為人父母者的責任,不僅僅是幫助孩子表達內心裡的感受,
同時還要引導小孩接受自己的情緒。
父母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就是要教導孩子體會自己的感受
—即使是一些骯髒卑鄙的念頭—因為感受並不會讓一個人變壞。
當小孩子完全明瞭父母親可以接受自己負面的感受時,
他才會開始正視自己的憤怒、恐懼、悲傷等負面情緒,
當孩子瞭解父母親可以完全接納自己之後,
小孩子才會開始接納自己。

如果小孩子可以用言語說出自己的憤怒,
往往他們就無需再藉由實際的行動來發洩情緒。
小孩會逐漸瞭解,
內心裡的感受—通常來說無傷大雅—和實際的行動,
兩者之間並不相同。

事實上,這也正是托兒所老師,總是不斷告誡小朋友,
當你們想要打人時,趕快來「告訴老師」的原因。
假如小宇正在玩家家酒,妮妮突然跑過去搗蛋,
當小宇正準備發脾氣的時候,如果此時他能夠大聲吼道:
「這是我的玩具,妳不准動,否則我要生氣了!」
在這種情況下,小宇比較不會立刻動手打人。

不過僅僅是教導小孩說出自己的感受,
並不足以抑制他的憤怒,畢竟這種方式需要非常好的修養,
但是為人父母者的責任,就是要耐心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性。
一般而言,為人父母者如果不能以身作則,
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恐怕就很難教導孩子,
誠實面對個人的情緒。

如果當年父母親曾經不斷壓抑你,
阻止你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你面對直率吐露自己心緒的孩子時,
很可能會慌張得不知所措。
如果你覺得有許多內心話,
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啟齒,
不妨找本主題相近的故事書,
藉由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小孩。

有些父母親則是習慣否定或是禁止小孩談論負面的感受,
他們會竭盡所能保護孩子遠離痛苦的夢魘。
譬如說,當婷婷表示:「我好害怕。」
此時母親立刻會回答:「妳不怕—─根本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當女兒說:「我好難過。」
父親會立刻答道:「難過什麼,妳應該很開心才對!」
這種父母的初衷雖然立意良好,
但是他們的作法根本就是形同洗腦,
小孩子會從此完全否定自己的感受,
甚至會因此而變得非常寂寞—因為她覺得在這個世界上,
竟然沒有人能夠瞭解自己,彷彿獨自漂流在汪洋大海中,
沒有人能夠幫助自己應付困境。

所以親愛的父母,如果你只是偶爾說幾句:「不要哭」、「不要怕」,
這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你總是不斷否定孩子的感受,
將會因此而斷絕小孩瞭解自己真正感受的機會。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養高EQ小孩》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文/南.絲弗 譯/林增祥


當小孩子逐漸成長茁壯,到達一定的年齡之後,
父母親會突然想起自己童年時候的情景,
你也許會突然回憶自己幼稚園老師身上的香水味,
你也許會突然想起自己最珍愛的小熊或娃娃,
當然你的腦海中也會浮現一些往日的感受—─
大人誤以為你把燈泡打破時心裡的委屈、
母親到班上彈鋼琴時那種驕傲的感覺,
這些當年曾經讓你刻骨銘心的感受,
將會幫助你更深刻的瞭解孩子,
並且有助於和小孩溝通。


不過為人父母者必須注意,孩子畢竟跟你並非一模一樣,
因此小孩子對於事情的感受,也不會與你完全相同。
不過基本上,所有的小孩都有許多共通的習性,
因此為人父母者一定要牢記這些孩子的基本思考模式:
小孩子無論做任何事,都有自己一套理由

無論孩子的行為多麼突兀,他們總是可以講出一套自己的理由。
三歲的小瑋告訴爸爸:「我一點也不累,現在不想睡覺。」
不過父親卻嚴肅的說道:「妳給我乖乖的躺在床上。」
沒想到父親才剛剛離開房間,
小瑋馬上就偷偷溜到廚房,從冰箱裡抓了一根紅蘿蔔。
「把紅蘿蔔放回去,馬上回到房間睡覺。」
父親命令女兒,但是她卻一溜煙的跑走了,回到房間以後,
小瑋整個人躲在棉被底下,開始啃起紅蘿蔔。

「不准在床上吃東西。」父親鄭重的警告女兒,
她終於開始哭泣,當老爸好不容易安撫女兒停止啜泣之後,
他好奇的詢問小瑋:「妳為什麼要在床上吃東西?」
沒想到女兒竟然回答,因為她怕黑,
她曾經無意間聽見母親對姊姊小容說,
吃紅蘿蔔可以增進視力,
晚上會看得更清楚,
所以她才會想在睡覺前吃根紅蘿蔔。


小孩子的腦筋很直,完全不會轉彎
當三歲的兒子兩手挖著泥巴,想要尋找毛毛蟲的時候,
如果你對他說:「你還真會把手給弄髒啊。」
此時母親的話語,可能會讓小孩子覺得非常迷惑,
小孩心裡會想媽媽明明說他很「會」,
那麼把手弄髒應該是件好事,
但是為什麼母親卻又拼命在皺眉頭呢?


小孩子可以同時相信兩種完全矛盾的概念
小孩子明明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超人,
但是他還是會詢問你:
「爸爸,除了超人以外,還有沒有人比你強壯?
」小孩子明明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魔鬼,
但是每天晚上睡覺時,他還是會害怕床底下藏有妖怪。
因此即使小孩子很清楚自己並不會飛,
但是父母親仍然要把窗戶鎖好關緊。


小孩子說話經常是有口無心
當你要小孩子罰站的時候,
孩子可能會脫口而出:「媽媽,妳根本就不喜歡我。
」有時候小孩會突然間直率表達出自己的恐懼或是憂慮,
不過類似這種情況,小孩多半是有口無心。
不過如果小孩在說話時語氣顫抖,
此時父母親就必須提高警覺,
最好可以坐在孩子身旁,
溫柔的擁抱他:
「媽媽真的很喜歡你,
但是當我叫你把玩具收起來準備吃飯的時候,
媽媽非常不喜歡你故意把拼圖到處亂丟,
所以才會要你罰站,
不過媽媽還是非常愛你啊。」


小孩子總以為所有的人都是為他而活
通常受到父母寵愛呵護的小孩都會認為,
所有的大人都是為他而活。
小孩子從來不會想到,
大人也有自己的煩惱、也有自己的事情、也會為自己著想,
小孩子總以為大人唯一的工作,
就是全心全意的呵護他們。


小孩子的行為變幻莫測
有時候父母親無論用盡千方百計,
都沒有辦法讓小孩子乖乖聽話,
直到有一天你真正發火,
小孩子才會安靜下來—不過最多只會安靜二十五分鐘。


小孩子完全沒有耐性
我沒有辦法忍耐啦、我不要啦、我不想啦、趕快啦!


小孩子總是你急我不急


小孩子完全沒有時間的觀念。

小孩子在看書的時候,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看了二十秒、
還是二十分鐘。
小孩子永遠想不起來,
自己到底是在昨天、
還是今天早上餵魚吃過東西。

小孩子每天都會問你一次,距離他的生日還有幾天。
小孩子對於時間的觀念,最多只有白天和晚上的差別。
小孩子即使已經會看時鐘,但是他仍舊沒有時間的觀念。
對於小孩子來說,身體才是他們的時鐘,
肚子飢餓時就是吃飯的時間,身體疲倦時就是睡覺的時間。
一般而言,時間對於小孩子來說,
只有兩種意義:不是太短,就是太長。
遊戲的時間,永遠太短。
媽媽講電話的時間,永遠太長。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養高EQ小孩》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之教育重點


文:澳門心理學會 韓衛碩士

當嬰兒進入幼兒期,
開始掌握語言的時候,
就必須開始有系統地管教,
就2-4歲的幼兒開始探索社會中存在規矩,
他們會以行動去挑戰或測試存在的規矩,
當中會出現不少與父母衝突的情況,

到達4-6歲的學前幼兒,
他們更開始以語言作為探索的手法,
進入所為“每事問”的時期,
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或問及一些社會禁忌。
家長除了感到煩惱之外,更是不知所措。
甚至有家長對幼兒的提問加以禁止,
或對其提問加上一些負面的評價,
例如,“你好煩呀!”,
“真多問題,你是否有病?”,
“亂講!”等。

在此必須要提醒家長,
如果小孩因此而認為自己有問題,
以後都不敢向人提問,
或提問的時候就有羞愧感,
對其日後之成長,
及對知識的探求將會成為一個很大的障礙。

事實上,提問並沒有錯,
讓人煩惱的是小孩提問的時機對不對、
提問的內容是否恰當。

在現實生活裡,父母鮮有教小孩如何提問,
大多數父母只是很簡單地加以制止。
因此在此我要提出一個管教的概念,
就是所謂“有管必要有教”,
也就說管與教之時間分配必須合比例,
很多家長只做了“管”而缺少“教”。

通常來說,管易而教難,
說一句“不准”很容易,
但卻讓小孩無所適從,
管得太嚴,小孩最終變得呆若木雞。

以小孩跳沙發作為例子,大多數的家長都會加以阻止,
或大聲說:「不准跳」。
事實上,跳並沒有錯,小孩子玩跳是很正常的,
不被許可是在沙發上跳,因此正確一點應該說:
「不准在沙發上跳,這樣會把沙發弄壞,
要跳就在地上跳,或者等一會帶你到波波池跳」?。

對於一些小孩在家裡丟石頭,也應該要用相同的方法去處理,
而不是隨便說“不准丟石頭”就了事,
應該要帶小孩到海邊讓他練習丟石頭,
告訴他正確丟石頭的方法。

可見管教並用的道理是在制止某一個行為之後,
要教他正確從事該行為的方法,
而不是單純禁止該行為。

在這個每事問的時期,除了對萬物都有好奇之外,
內心有關恐懼的情緒也在萌芽,
到6-7歲的時候最為明顯,
他們更會提出一些有關生死的問題,
針對這些敏感的問題,你會如何應對?

上述管教原則就大派用場,
敏感的話題必須要小心處理,
千萬不要對這些問題加上一個負面的評估,
例如不應把恐懼標籤為膽小鬼。
盡量以客觀和科學的事實解釋小孩的問題,
讓他們的不安,變成可操作的行動。

例如,如小孩問到自己的家會否出現火警,
父母不應以簡單方式回應,
更不應說:「大吉利是,我們家不會有火警。」,
父母應向子女表達了解他們不安的感覺,
感到恐懼是很自然的事,
之後再與子女一起研究當發生火警時,
應如何應變,可到圖書館找答案,
更可在家中作演習。

由於小孩對上述之情況很有興趣,
有關之講解及演習很容易會牢記於心。
這樣就可以將他們內心的恐懼改變成為解決問題之能力,
讓他們從中學習問題解決之方法。

對於死亡的問題也是一樣,
小孩會恐懼自已或父母會病死,面對這樣的問題,
處理之辦法也是相同,
教育的內容將會是如何過健康生活,
飲食習慣及作息安排等話題。

在這個時期的小孩,由於喜歡問問題,
父母如能善加利用,
利用這些特質讓小孩學習到尋找知識之方法和樂趣,
將對其日後之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游乾桂

英國詩人米耳頓曾說:
「寂寞有時是一種最好的社會,短暫的退隱可以激發出更甜蜜的回返」,
我同意這樣的觀照,但那是對成熟的大人而言,
對小孩孩來說,寂寞卻是一頭足以吞噬他們心靈的怪物。
  你忙碌嗎?

住在現代都會區中的人類,
幾手沒有不把「忙碌」掛在嘴邊的,
所有的人都說自己很忙,
他們忙著賺錢,忙著應酬,忙著享受自我,
忙著遠離父母的角色,然後忙著為自己找藉口。
他們似乎相信,稱職的父母只是一個以「錢」為重的父母。

這樣的父母在我的心理診所經常見到,
他們的忙碌成就了孩子的心理困擾──讓孩子飽嚐寂寞。
「大猩猩」一書的小主角的父親就是如此一個角色,
她上學之前,爸爸上班,她問他問題時,
他的答案總是「我很忙,明天再說」,
第二天他依然很忙,即使不忙的時候,
他也會告訴孩子說,「我好累哦」,
於是書中的「大猩猩」成了她的替代朋友,
她的喜怒哀樂似乎只有大猩猩可以與她分享。
  
這樣的孩子有幸福嗎?很不美滿!

沒有經過溝通洗禮的孩子,
會變成害怕別人的人,甚至缺乏與人相處的技巧,
然後成為類似被猩猩撫養長大的「猩猩人」,
或被野狼養大的「狼人」,只適合活在「動物園」中。

拋棄「忙碌」的伽鎖,
你的孩子需要一位把時間還給他們的父母,
你的工作只適合在你的辦公室中完成,它不適合這個家,
這樣的時間,你可以聽聽孩子一天來所發生的事,
你可以讓她告訴你有關大猩猩的故事,
你也可以和她玩接龍說故事,
或者和作家小野一樣,把家裏的牆塗成一片片的繪畫牆,
與孩子一起享受在創作的世界中。

不要說你根本不會和孩子一起耍這些小把戲,
童年玩過的竹筷槍、打水漂、耍紙牌,
都可以重回現實,拿出來在孩子面前「秀」一下,
再不然買一本「親子遊戲」的書,
也可以讓你成為「超級大玩家」。
  
再者請你懂得「聆聽」,
孩子在他的一天中,實在有太多事想告訴你,
你何不洗耳恭聽,讓孩子說出他一天中最精彩的扉頁,
你做得到的,只要懂得「割捨」,
把孩子放在事業的前面,便可以做得很好。

真的,在孩子的歲月中,他們不需要寂寞,但需要滿心歡愉。
這種「歡愉」需要你給他,孩子才不會與猩猩「共舞」。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甚麼比成績更重要?


作者﹕洪蘭


之前報載一個小學生偷安親班的獎狀,
把自己的名字填上去,以博父母的喜愛。

我看了非常心痛,為甚麼只有功課好的孩子我們才愛?
功課不好的孩子難道就一無是處了嗎?
在我們打罵孩子偷竊行為之前,
應該先靜下來想一想為甚麼他要偷獎狀,
我們是否有讓他覺得功課不好父母就不愛他的作為?
孩子都非常渴望大人的稱讚,
也都盡力想去達到大人的標準,
但是很多時候,
他的能力達不到父母的理想,
這時的苛求會使孩子變成失落的一群。

多元智慧的推廣到現在也已有一段時間了,
大家講的時候都頭頭是道,知道每種能力都很重要,
做起來卻依舊是智育掛帥,功課不好的還是被人看不起。
被人放棄的孩子常常也就自我放棄,
難怪今年大學入學測驗會有考生在國文卷子上寫:
「我的人生在國中就已經失去了。」

當我們譴責孩子沒有考上大學時,
不知有多少人會回過頭來問一下自己,
在教養他的過程中,
我有盡到啟發他心智、鼓勵他上進的責任嗎?
在他跌倒時,我有拉他一把嗎?
還是說:
「別人都沒摔跤,為甚麼你這麼笨?
還摔的這麼難看,把我的臉都丟光了!」

我們的教育是個不容許孩子犯錯的教育,
一有錯誤輕則挨罵,重則挨打,
使孩子每天戰戰兢兢,
讓學校不是快樂學習的地方,
而是充滿恐懼的地方;
對一個令人恐懼的地方,
孩子當然是能逃則逃,
中輟生的比例就一直增加了。

其實這種求善、求全的態度是不對的,
因為我們是人,一定會犯錯,
只要不是品德上的錯誤,
就不應該給予太嚴厲的懲罰,
因功課不好而懲罰就更不應該,
因為他可能是發育較慢,尚未開竅。
品德沒有問題而只因功課不好而挨打,
這是不公平的。

中國人不是常說「人有失常,馬有失蹄」嗎,
大人偶爾也會出錯,何況孩子。
我曾經看過一個孩子在幫忙排碗筷時,
不小心打破一個碗,因為有客人在,母親沒有當場發作,
只是惡狠狠地瞪了孩子一眼,那個孩子竟然發起抖來,
顫聲說:「媽媽,對不起!」
我看了好生不忍,這孩子才九歲,念四年級,
就已經被她家裏要求不得犯錯,
人生的路還這麼長,他以後怎麼活得下去呢?
一個碗能值多少錢,孩子也不是故意的,
但是有多少父母會順手給孩子一巴掌,
還認為他罪有應得。

前一陣子,
屏東有個山地孩子去喝喜酒把他祖母的機車弄丟了,
結果上吊自殺,
一個正要開放的生命便因小事而夭折了,令人扼腕嘆息!
而且機車被偷又不是他的錯,是小偷的錯,
政府未能給人民一個免於被偷的居家環境,
卻讓這個孩子賠上一條性命。

有一首詩說:
莎士比亞是偉大的,哥德是偉大的,
但是他們兩位都不完美,
否則他們便毫無特色。

孩子有特色絕對比他完美更重要;
有特色,社會才有生氣,有多樣性。
如果我們不要求完美,
就絕對會在功課不好的孩子身上看到其他優點,
而看到優點就會去稱讚他,
他就不必偷獎狀來博得掌聲了。

西方有句諺語說「用蜜糖捉住的蒼蠅比較多」,
要改正孩子的短處,先放大他的長處一定比較有效,
但為甚麼我們還是吝於稱讚我們的孩子呢?


摘錄自【理應外合】遠流出版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造我們的明天


作者﹕高達宏

【大紀元11月22日訊】
在大廳聚餐的時候,
三個七ˋ八歲的小孩打翻了裝著茶水的杯子,
他們趕緊去拿紙巾,手忙腳亂的擦桌子擦地板,
弄了老半天還是弄不乾淨。
我看見了就到廚房去拿了拖把ˋ抹布,
幫他們把桌子擦乾,把地板拖乾。
他們沒有作聲的對著我笑了笑。
  
我看著他們說,你們應該說什麼呢?
他們笑著說,「謝謝!」。
  
我又告訴他們,找對工具可以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
他們又笑了笑。
  
最後我告訴他們還有一件事,他們問什麼事?
我說要記得叔叔這張臉,他們哈哈大笑。
其中的一個還說,「你的臉看起來胖胖的。」。
  
或許你會覺得我很做作,很虛榮。
然而,這些小小孩並不能給我什麼,
他們沒名沒錢,也沒有人重視,
他們或許頂多能給我一根棒棒糖,
可是我很少吃糖果。
  
況且,除了他們和我之外,
沒有其他的人注意到我們之間的互動,
沒有掌聲,沒有注目。
  
我這麼做是要教小孩子們學習如何去感謝別人的幫助,
因為一個經常知道感謝的人,
就會經常主動的去幫助別人。
  
要是我們每一個大人都這樣去做,
將來我們在路上車子爆胎時,
就會有人跑過來幫忙我們換輪胎,
我們東西掉到地上的時候,就會有人幫我們撿起來。
  
我們可以讓明天更美好。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開溝通的管道
作者﹕南西‧薩梅琳、凱薩琳‧懷特尼 譯/ 郭妙芳


我認識的一位媽媽瑪莉安,
對她的媽媽總是不停的嘮叨,
有很可怕的記憶,所以,
她決定不要對自己的女兒做出相同的事情。

她回想:
「我媽媽愈說甚麼事情,我就愈不會改變我的心意。
我也想教導愛麗絲適當的行為,
但不想重複每件事情一百次。」

但是,愛麗絲這個好奇的兩歲孩子並不合作。
當她決定要某樣東西時,她就一定要得到,
不管瑪莉安說了多少遍「不」。
她會把所有的書,從書架上拿下來,
或在晚餐前,到廚房偷吃東西。
一整天下來,
瑪莉安發現自己不停的說:
「不要碰那個東西」或「停下來」,
結果一點幫助也沒有。

最後,她開始生氣了,
而她的舌頭也變得比較鋒利了:
「愛麗絲,我不是已經告訴過妳一百遍———
不!為甚麼妳都沒有聽進去呢?」

實際上,
瑪莉安知道這個答案:因為她已經變成了一個嘮嘮叨叨的人。
愛麗絲已經自動把她「關機」了,
就好像她以前對媽媽做的那樣。
問題是,瑪莉安不知道還有甚麼其他的方法,
可以讓她的女兒聆聽。

沒有父母希望自己成為愛嘮叨的人。
所以,為甚麼我們有很多人不想再用那樣的方式,
而我們應該要如何避免呢?

事實上,唯一一個可以不要嘮叨的方式,就是停止說話——
並開始採取步驟,來改正這個問題。
有一位媽媽挖苦的說:
「你可以說話,直到你面紅耳赤;
你可以大叫,直到你臉色發青。
但是,如果你用愛嘮叨的『媽媽口氣』,
那麼你可能就只能對著牆壁說話。」

通常我們想讓自己相信,
我們有用的教訓和嘮叨不一樣。
我們認為,沒有我們不斷的口頭提醒,
「我的孩子就不會把玩具收拾好、不會做功課、
不會仔細想想傷害他人的感覺、不會遠離火爐」等等。
或者我們也擔心,如果我們沒有一直嘮叨,
孩子就不會執行一些重要的、與安全、道德或禮貌相關的訊息。
問題是,類似這樣的教訓幾乎都沒有甚麼用。

孩子對於我們生氣的指責,
會如此負面回應的一個理由就是,
我們讓他覺得很丟臉。
在你說任何事情之前,先想像一下,
如果他不是你的孩子,你會如何向他說出相同的訊息。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鄰居的孩子來你家吃晚餐,
我想你一定不會對他大吼大叫:
「不要用你的袖子擦嘴巴——那樣真的很沒禮貌!」
如果你真要說甚麼的話,
你很可能也會用比較委婉的語氣說:
「來!讓我給你紙巾。」
或者,你也可能甚麼話都沒有說,
就把紙巾交到他的手裡。

在一天當中,有許多時候,
你可能只要做而不要說任何一句話,效果反而會比較好,
例如:時間到了,要離開遊樂場時,牽起孩子的手走出去;
當他把果汁灑出來的時候,給他一條抹布。

大部分的父母會花很多時間,不斷的提醒孩子。
他們以為,讓孩子對於需要瞭解的重要議題印象深刻,
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我認為「提醒」只不過是「嘮叨」一種比較委婉的說法。
孩子會早在我們說:「不要忘記……」之前,
就先把我們「關機」了。

你真的可以責備他們嗎?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老闆一直不斷的用既傲慢又生氣的語氣,
重複他的指示,你會有甚麼感覺?
所以,你可以怎麼做呢?
執行結果和採取行動。
那是我認識的一位媽媽萊思莉所做的。

每天晚上,當萊思莉把晚餐放到餐桌上時,
她會叫那兩個還待在客廳的孩子:「關掉電視,來吃飯囉!」
兩分鐘之後,電視還是開著。
接著,萊思莉會大叫:「我說現在把電視關掉,過來吃飯!」
通常萊思莉還必須再多叫至少一次,電視才會關掉,
或是她必須自己走過去,把電視關掉。
我問萊思莉知不知道,為甚麼他們對於她不斷的要求充耳不聞。
她說:
「我知道他們的聽力沒有問題,他們只是不理我,直到我完全失控。」

我建議她試試看「只說一次就行動」的辦法。
第一個晚上,
當孩子沒有在她第一次叫他們的時候,就回應她時,
萊思莉一句話也沒說就走到客廳,把電視關掉。
孩子們抗議的叫著,但還是離開沙發來吃晚餐。
之後,她冷靜的對他們說,
對她而言,要停下手邊的事,
去把電視關掉,會很不方便。
她說:
「我想,如果它從來沒開過的話,可能會比較容易一點。」
然後她就甚麼話也不說了,讓他們自己想一想。

第二天晚上,
當孩子聽到她的腳步聲時,馬上就把電視關了。
接著在一個星期以內,
他們會在她叫了第一聲之後,就把電視關起來了。

在成功婚姻的研究中,
研究者發現,快樂的婚姻有一個重要因素,
就是愛的溝通要多於批評的溝通。
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當孩子從我們嘴巴所聽到的,
大多是批評、生氣或抱怨的話,
而不是關愛和鼓勵的話時,
他們合作的意願和自我價值感就會消失不見了。

轉載自: 新手父母《100個教養傑出孩子的秘訣》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讓學生開除你

作者﹕游乾桂

心理學家曾將白老鼠放在「通電」的籠子裡,
讓牠毫無止盡的享受「電擊」的滋味,
起初的老鼠像極了人類,
會死命地尋找「停電」的妙方,
但是當牠嚐試各種方式悉數失敗後,絕望了。

於是白老鼠開始以冷默、沮喪、不安、焦慮的行為,
面對未來的電擊。

這樣的實驗,類似人類世界中的「體罰」。

我的臨床經驗發現,
經常「暴露」於被打危機中的小孩,
不僅多疑、敏感、善懼,
同時缺乏自信、自愛與自尊。

在你相信棒下出孝子的同時,
請不妨接受我的「水晶球」,
讓自己退回二十或三十年前,
想想小學時代,因為扮扮鬼臉或說說廢話,
而被老師賞上兩記耳光的滋味。

那時候你的心裏是不是只有怨恨與不滿,
根本沒有「改過遷善」之心?

如果說「責打」是為了教育學生,
如果說「體罰」是為了讓孩子「向善」,
如果說「鞭笞」是為了使孩子尊師重道,
我相信你將一無所有。

教育家常強調「效果率」,
但是如果有方法,只能令孩子表面認同,
無法心悅誠服。
我想那應該不叫「教育」,而是「威脅」。

請相信處罰(如:罰站、剝奪權利等)並不等於體罰。
處罰可以修正孩子的負面行為,
體罰卻會傷害孩子自尊。

更何況,小學生心目中的英雄是:「老師」,
假使老師提供的處理問題模式是:
「毆打」,那麼孩子便有機會學到,
把「打人」視為解決問題的最佳憑藉。

除非你標榜的不是教育,
除非你是認定「學生有話說」是一種罪孽,
除非你秉持傳統,
相信「孩子應該有耳無嘴」,
否則就不應該用「毆打」對待孩子。

因為教育不是「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遊戲。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清孩子的優點和特質


作者﹕鄭石岩

人的心就像一塊水田,如果你不斷挖它,
再牽牛進去不斷的踩,它就會變成一塊爛田。

孩子如果沒有得到鼓勵,
我們經常講那些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的話,
他的心就會變成一塊爛田,
自我認同無法形成,也無法構成好的自我。

如果我們希望這塊爛田,能變成健康的自我,
過去如何,後悔無用,
重要的是現在怎麼去欣賞孩子。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錯了事,錯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們必須要有賞識的眼光,才能真正建立孩子的自我功能。

舉個例子給各位做參考。
我當老師時,有個學生傳字條、照片之類的東西,
我沒有像許多老師一樣喝令他們把字條過來,念給大家聽。
我只要求把字條、照片交出來,放在講桌上。
他們要求我不要看,我應允了他們的要求。
等到該堂課快結束時,我就問:「真的不能看?」
他們說:「不能看。」
「好,拿回去。不過老師不能看的東西你們能看嗎?」
全班大笑,馬上改口:「老師,你可以看。」
我才不要看,我早就知道那是什麼。

每一次都是從那學生傳出來的,
有一次下課前,我預留了三分鐘,
當著大家的面對這個學生說:
「做老師就有責任把每個孩子的天賦、特長點出來,讓他懂得珍惜。
我要告訴你,我發覺你有一種難能可貴的天賦。」
於是,我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子「傳媒」─傳播媒體。
傳字條和傳照片不也是一種傳播媒體嗎?
我說一個不喜歡媒體的人,不會願意傳字條給別人。
喜歡媒體的人,怎麼樣都會想辦法傳字條。
喜歡媒體的人可以在很多方面發揮,
可以從事報紙、電視、廣播事業等工作。
你應該好好的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點。
我又告訴他:
「你的天賦、優點要用對地方,否則也是枉然,不要用在上課的時候。
」這個學生從此以後,沒有傳過東西。
有趣的是,他後來真的從事媒體的工作。

我們可能因為孩子做的某一件事,
而不斷的看他的錯誤和缺點,
因此忽略了真正值得我們開發的能力。
當你發覺孩子跟你頂嘴、爭辯,而你根本辯不過他時,
你應該在事後對他說:
「孩子,我發覺你辯才無礙,這一點我很佩服你,真的!」
孩子開快車令你擔憂時,你可以告訴他開慢點,
但是你要先賞識他:「我發覺你開車的靈敏度真令人欽佩。」
從這個地方下手,再要求他不要開太快,通常才有成效。

要看出孩子真正的點,
因為這一部分是建構他自我認同的資糧,
所以你要用你智慧的眼睛,多看看孩子身上的特質,
逐漸幫他建構起來,建構一個堅實的自我,這是你能辦到的。


摘錄自【親子共成長】遠流出版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個問題:「發生什麼事情了?」
第二個問題:「你的感覺如何?」
第三個問題:「你想要怎樣?」
第四個問題:「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第五個問題:「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第六個問題:「你決定怎麼做?」
第七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表示支持。
第八個問題:「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解決問題的天龍八步
文/丁凡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
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
我的法寶就是不急著插手,
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
奇妙的是,通常問不到幾個問題,
事情就已經解決了。
我戲稱為「天龍八步」。

第一個問題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
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
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
「一定是你先打他,他才會打你。」
「一定是你做錯事,老師才會處罰你。」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
很可能冤枉孩子。
況且,讓孩子有機會說話,即使真的是他的錯,
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

第二個問題是:
「你的感覺如何?」
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
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
無所謂是非對錯。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
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部研究顯示,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
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
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
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
才可能冷靜思考。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
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
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
「你想要怎樣?」
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
先不要急著教訓他

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第四個問題:
「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想各種點子,
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笑的、惡心的、幼稚的……
腦力激盪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
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
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
「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
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
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
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
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
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
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讓他明白現實真相。
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
但是要避免說教,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
 
然後問他:
「你決定怎麼做?」
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
如果他了解後果,
通常會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
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
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
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
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
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
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接著問第七個問題:
「你希望我做什麼?」表示支持。
等到事情過去之後

問他最後第八個問題:
「結果怎樣?有沒有如你所料?」
或是「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你會怎麼選擇?」
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
 
如此練習幾次,
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需要我們操心了。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你的愛成為孩子的支持 
文∕唐先梅 (本文作者為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副教授)
 我們在街頭隨處可看到兒童音樂班、美術班、美語班的招牌林立,
由此可知坊間的需求相當大,許多家長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
為了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於是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之外,
仍忙著送自己的孩子到各種才藝班。

許多職業婦女在上班時,話題也常圍繞在孩子應該如何選擇好的才藝班,
這也使得許多才藝教室一間一間的開,以滿足家長的需求。
雖然許多家長指出,讓孩子到才藝班是為了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或是儲備孩子成長後的一技之長。
但不論是那種出發點,都無法避免父母對子女有所「期望」的企圖。
接受孩子的努力和學習結果 社會大眾長久以來就有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
「光宗耀祖」也成為孩子沈重的負荷,
不論是承繼家族事業,或完成父母未了的心願,
對子女更上一層樓的期望,似乎是許多家庭所無法避免的。

也因為這樣,我們該重新思考這樣的價值觀帶給下一代的是什麼?
在前段班的學生「競爭」、「功利主義」、「自我本位」,
在後段班的學生放棄自己,也被學校家庭所放棄,
請問這是身為現代父母所希望的嗎?

在我們的社會中,就常見子女在外奮鬥,
對家人多半是「報喜不報憂」,失敗與不愉快只有放在自己的心裡,
而所有的努力及忍耐就等待著成功「衣錦榮歸」、「光宗耀祖」。
然而能夠達到所謂「成功」的有幾人?
在這個社會上有更多是努力且奮鬥的子女,
只因為他們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就是「不成功」嗎?
當社會一再強調現在的孩子為何愈來愈不成材,
或愈來愈沒有人情味時,
我們是不是也應反省自己對子女的人情味也少了,
對子女的要求太過高了呢?

捨掉光宗耀祖的沈重期待 我想對大多數的孩子而言,
不論成功與否都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支持,
除了成功喜悅的分享外,更重要也更需要的是失敗困難時的支持,
而這個支持並不是實質性,如金錢上的協助,
反而是精神上的支援最有力量,
是讓子女知道父母永遠是最親密也最關心他們的朋友,
不論是想要分享快樂,或哭訴悲傷的時候,
父母永遠在那兒,張開雙臂迎向他們。

只是這對一個不擅表達感情的民族而言,似乎是相當不容易的。
孩子小的時候抱抱他、親親他似乎很自然,
但隨著孩子逐漸的長大,父母的擁抱似乎愈來愈少,
所表達的關心方式,也從溫馨變成更多嚴格的期望。

事實上,大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擁抱及親密的動作,
從學習握握他們的手,拍拍他們的肩開始吧!
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得到的是父母永遠的支持、關心及愛,
而非所謂「光宗耀祖」的期待。
同時也讓我們的孩子從被愛中,學會愛人、愛事、愛物,
進而愛這個世界,也唯有如此,這個世界才充滿著合作與愛,
而非競爭和忌妒。

最後也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從「光宗耀祖」改為「讓世界變的更美麗」,
如此孩子的心胸才會更大、更寬廣,才會從對自己家庭的關愛,
擴展到對全世界所有物種的愛與關懷。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處理孩子的拒學與懼學
 對於抗拒學習、毫無向學意願的孩子,父母和老師則應積極配合,
來幫助孩子 需求單 國中校園裡有少數的孩子,
上課不聽講,書包裡面是空的,毫無向學的意願,這種情形是「拒學」;
另有少數孩子則是恐懼上學,甚致產生身心症狀,這種情形是「懼學」。

對於抗拒學習、毫無向學意願的孩子,
父母和老師則應積極配合,
來幫助孩子:
 (一) 可能發生拒學與懼學的時期:
         1. 一年級新生入學時。
         2. 更換老師初期。 
         3. 結束假期次日。
         4. 轉學初期。
         5. 發生重大過失,未獲正確輔導時。
         6. 適應欠佳或學習低成就狀況發生時。
         7. 人際關係不佳,產生疏離狀況時。

(二) 拒學的孩子通常是基本學科不佳,
       父母應幫助孩子重新奠定基礎。

(三) 面對孩子對課業感覺厭煩、倦怠的心態,
       父母應寬容、溫柔的對待,不宜嚴厲的謾罵、責備,
       如此才有可能喚回孩子的心。

(四) 協助孩子發覺較有興趣的學習領域,
       讓孩子從他擅長的方面做起。
       一旦孩子有良好的表現和成果,
       即時給予鼓勵和讚美,
       以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

(五)同儕的不良影響,
      孩子如果結交到不愛讀書、愛玩的朋友,
      較有可能變成拒學的情形,父母應從孩子的朋友著手,
      改變他們不正確的想法和態度。

(六) 可能形成拒學與懼學的原因:
         1. 缺乏安全感,產生分離焦慮的現象。
         2. 父母過度保護、溺愛,無法適應獨立生活。
         3. 教師管教不當,心生恐懼。
         4. 父母或教師期望過高,壓力太大而放棄學習。
         5. 基本學習能力不足,學習屢遭挫折。
         6. 恐懼受到同學欺負或排擠。 
         7. 欠缺人際關係能力。

(七) 拒學與懼學的輔導方法:
        1. 與老師保持聯繫,
           相互了解孩子在學校、家庭的實況及其生長史。
        2. 與老師共同尋找原因,謀求循序漸進的輔導方法。
           如:減輕壓力、增加成就感、給予特別的關懷、
                   改變管教方式、增進人際關係能力...等。

(八) 孩子拒學與懼學時,需要父母愛心及耐性的陪孩子走過,
       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輔導與治療。

轉載家長學苑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豬的方程式

人=吃飯+睡覺+上班+玩,
豬=吃飯+ 睡覺,
(代入後得):人=豬+上班+玩,
即:人-玩=豬+上班.

結論:不懂玩的人=會上班的豬

男人=吃飯+ 睡覺+掙錢
豬=吃飯+ 睡覺
男人=豬+掙錢
豬=男人-掙錢

結論:男人不掙錢等於豬。

女人=吃飯+ 睡覺+花錢。
豬 =吃飯+ 睡覺。
代入上式得:
女人=豬+花錢。移項得:
女人-花錢=豬。

結論:女人不花錢的都是豬。

綜上:
男人為了讓女人不變成豬而掙錢!
女人為了讓男人不變成豬而花錢!


(真是謬論,但又不知如何反駁…)

violet0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