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讓你的愛成為孩子的支持
文∕唐先梅 (本文作者為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副教授)
我們在街頭隨處可看到兒童音樂班、美術班、美語班的招牌林立,
由此可知坊間的需求相當大,許多家長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
為了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於是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之外,
仍忙著送自己的孩子到各種才藝班。
許多職業婦女在上班時,話題也常圍繞在孩子應該如何選擇好的才藝班,
這也使得許多才藝教室一間一間的開,以滿足家長的需求。
雖然許多家長指出,讓孩子到才藝班是為了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或是儲備孩子成長後的一技之長。
但不論是那種出發點,都無法避免父母對子女有所「期望」的企圖。
接受孩子的努力和學習結果 社會大眾長久以來就有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
「光宗耀祖」也成為孩子沈重的負荷,
不論是承繼家族事業,或完成父母未了的心願,
對子女更上一層樓的期望,似乎是許多家庭所無法避免的。
也因為這樣,我們該重新思考這樣的價值觀帶給下一代的是什麼?
在前段班的學生「競爭」、「功利主義」、「自我本位」,
在後段班的學生放棄自己,也被學校家庭所放棄,
請問這是身為現代父母所希望的嗎?
在我們的社會中,就常見子女在外奮鬥,
對家人多半是「報喜不報憂」,失敗與不愉快只有放在自己的心裡,
而所有的努力及忍耐就等待著成功「衣錦榮歸」、「光宗耀祖」。
然而能夠達到所謂「成功」的有幾人?
在這個社會上有更多是努力且奮鬥的子女,
只因為他們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就是「不成功」嗎?
當社會一再強調現在的孩子為何愈來愈不成材,
或愈來愈沒有人情味時,
我們是不是也應反省自己對子女的人情味也少了,
對子女的要求太過高了呢?
捨掉光宗耀祖的沈重期待 我想對大多數的孩子而言,
不論成功與否都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支持,
除了成功喜悅的分享外,更重要也更需要的是失敗困難時的支持,
而這個支持並不是實質性,如金錢上的協助,
反而是精神上的支援最有力量,
是讓子女知道父母永遠是最親密也最關心他們的朋友,
不論是想要分享快樂,或哭訴悲傷的時候,
父母永遠在那兒,張開雙臂迎向他們。
只是這對一個不擅表達感情的民族而言,似乎是相當不容易的。
孩子小的時候抱抱他、親親他似乎很自然,
但隨著孩子逐漸的長大,父母的擁抱似乎愈來愈少,
所表達的關心方式,也從溫馨變成更多嚴格的期望。
事實上,大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擁抱及親密的動作,
從學習握握他們的手,拍拍他們的肩開始吧!
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得到的是父母永遠的支持、關心及愛,
而非所謂「光宗耀祖」的期待。
同時也讓我們的孩子從被愛中,學會愛人、愛事、愛物,
進而愛這個世界,也唯有如此,這個世界才充滿著合作與愛,
而非競爭和忌妒。
最後也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從「光宗耀祖」改為「讓世界變的更美麗」,
如此孩子的心胸才會更大、更寬廣,才會從對自己家庭的關愛,
擴展到對全世界所有物種的愛與關懷。
文∕唐先梅 (本文作者為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副教授)
我們在街頭隨處可看到兒童音樂班、美術班、美語班的招牌林立,
由此可知坊間的需求相當大,許多家長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
為了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於是在正規的教育體制之外,
仍忙著送自己的孩子到各種才藝班。
許多職業婦女在上班時,話題也常圍繞在孩子應該如何選擇好的才藝班,
這也使得許多才藝教室一間一間的開,以滿足家長的需求。
雖然許多家長指出,讓孩子到才藝班是為了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
或是儲備孩子成長後的一技之長。
但不論是那種出發點,都無法避免父母對子女有所「期望」的企圖。
接受孩子的努力和學習結果 社會大眾長久以來就有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
「光宗耀祖」也成為孩子沈重的負荷,
不論是承繼家族事業,或完成父母未了的心願,
對子女更上一層樓的期望,似乎是許多家庭所無法避免的。
也因為這樣,我們該重新思考這樣的價值觀帶給下一代的是什麼?
在前段班的學生「競爭」、「功利主義」、「自我本位」,
在後段班的學生放棄自己,也被學校家庭所放棄,
請問這是身為現代父母所希望的嗎?
在我們的社會中,就常見子女在外奮鬥,
對家人多半是「報喜不報憂」,失敗與不愉快只有放在自己的心裡,
而所有的努力及忍耐就等待著成功「衣錦榮歸」、「光宗耀祖」。
然而能夠達到所謂「成功」的有幾人?
在這個社會上有更多是努力且奮鬥的子女,
只因為他們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就是「不成功」嗎?
當社會一再強調現在的孩子為何愈來愈不成材,
或愈來愈沒有人情味時,
我們是不是也應反省自己對子女的人情味也少了,
對子女的要求太過高了呢?
捨掉光宗耀祖的沈重期待 我想對大多數的孩子而言,
不論成功與否都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支持,
除了成功喜悅的分享外,更重要也更需要的是失敗困難時的支持,
而這個支持並不是實質性,如金錢上的協助,
反而是精神上的支援最有力量,
是讓子女知道父母永遠是最親密也最關心他們的朋友,
不論是想要分享快樂,或哭訴悲傷的時候,
父母永遠在那兒,張開雙臂迎向他們。
只是這對一個不擅表達感情的民族而言,似乎是相當不容易的。
孩子小的時候抱抱他、親親他似乎很自然,
但隨著孩子逐漸的長大,父母的擁抱似乎愈來愈少,
所表達的關心方式,也從溫馨變成更多嚴格的期望。
事實上,大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擁抱及親密的動作,
從學習握握他們的手,拍拍他們的肩開始吧!
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得到的是父母永遠的支持、關心及愛,
而非所謂「光宗耀祖」的期待。
同時也讓我們的孩子從被愛中,學會愛人、愛事、愛物,
進而愛這個世界,也唯有如此,這個世界才充滿著合作與愛,
而非競爭和忌妒。
最後也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從「光宗耀祖」改為「讓世界變的更美麗」,
如此孩子的心胸才會更大、更寬廣,才會從對自己家庭的關愛,
擴展到對全世界所有物種的愛與關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